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的通知
日期:2022-04-18  作者:教务部   来源:  浏览量:306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效,使各门课程都“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

二、中心工作职责

1.  中心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定位准确,育人理念先进,工作规划清晰,任务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完备,建设特色鲜明。

2.  中心负责人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对如何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深刻理解,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中心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具有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

3.  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和有力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并在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4.  中心支持指导不同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立足专业特色和课程育人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有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并开展推广共享。

5.  中心开展经常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积极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整体提高。

6.  中心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院系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7.  中心在政策、条件等方面保障有力,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展示、培训、研讨等活动的良好基础和支撑能力。

三、建设安排

(一)第一阶段:学院思政研究组织建设

1.建设形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心”。各学院成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2022425日前,各学院将学院层面发布成立中心文件(附件1)(带学院公章扫描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申请备案表》(附件2),提交至教务部备案。

2.建设内容要求

1)各学院确定本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人员组成,原则上不少于5人,在学院层面和范围内发布成立中心文件(附件1供参考)。

220224月起,各中心系统开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师资培养、优秀案例建设、研讨和课程建设,不断积累建设经验及初步建设成果。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①中心主任、副主任、成员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②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

③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建设

④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及组织实施

⑤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路径

⑥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设及推广共享

⑦开展校内外课程思政建设教师研讨、交流、观摩及培训

⑧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3)各中心借助于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定期展示、宣传优秀思政案例,持续提升思政教学能力和思政育人效果。

(二)第二阶段:思政建设成果验收

1.学院上报

各中心启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培育工作,组织专业系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建设,以案例建设为抓手,积累优质资源及成果,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效果,并择优推荐优秀案例参加校级评选,学校将组织开展差额评选,年度选树50个校级“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校级评选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校级验收

学校开展中心的验收工作,将从优秀思政课程、优秀课程思政、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优秀思政教师等方面综合考评,通过学校验收合格的,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验收时需提交《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附件3),验收具体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三)第三阶段:推荐参评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思政示范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各学院需加快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建设进程,积累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未来,学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从“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中遴选达到申报条件、运行情况良好、特色鲜明的中心向上推荐。

 

教务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杨小堂,电话:8237913713795117520),邮箱:yangxiaotang@neusoft.edu.cn。

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的通知-附件.zip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