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 教务部工作月报(2023-2024-2 第5期 总第9期)
日期:2024-07-30  作者:教务部   来源:  浏览量:494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2024年7月| 第5卷





教学建设


01有序推进2024年度专业增设与调整工作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4〕6号)有关要求,各学院经调研分析、明确了本专业集群的布局规划,确定“工业设计”“智能影像工程”2 个专业于本年度进行预备案。教务部组织相关学院完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服务平台”预备案申报工作,为学校2025年度新增专业做铺垫。同时,根据辽宁省教育厅要求,上报近三年学校专业调整规划及新设专业规划。


02 完成2024年省级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申报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辽教通〔2024〕256号)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2024年省级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推荐工作,经学院推荐、学校评审,推荐“未来机器人产业学院”“数字贸易语言服务产业学院”及“健康医疗科技产业学院”3个产业学院申报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


03 组织开展跨校修读课程选用及课程总结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工作的安排,组织我校教师开展本年度秋季学期用课申请、课程上线及春季学期课程总结工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共申请用课55门,新上线课程1门。


04有序推进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相关工作





(1)公布2023年度通过教育部结题验收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23年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4〕8号),我校共12项项目通过教育部结题验收,并下发了结题证书。

(2)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十周年系列典型案例”报送

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关于征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十周年系列典型案例”的通知》有关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典型案例报送工作,经学院报送、学校审核,共完成5个项目典型案例的申报及1个高校典型案例的申报。

(3)组织开展2024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调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运行模式及征集2024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明确2024年起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运行模式调整主要内容及校内认定标准,并从项目申请、签署协议、平台提交等方面明确项目申请流程与申报要求,确保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有序推进。


05 公布202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结果





为进一步深化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专业内涵式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学校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经各学院及部门推荐申报,教务部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全校公示无异议后,在54项申报项目中评选出35项,另有11项高等教育研究所教研课题备案项目,共确定2024年度校级教改项目46项。


06 完成各类项目及信息报送工作    





(1)推荐“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推荐“大模型个性化学业指导及智能选课平台”案例参加遴选。

(2)报送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关于提升辽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相关建议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提供教育强省建设有关情况的通知》要求,学校重点围绕“分类推进高校发展”“优化高校结构布局”“打造一流大学方阵和优势学科群体”三个方面,报送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关于提升辽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相关建议。

(3)完成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候选人推荐及开展单位会员登记工作

根据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推荐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候选人及开展单位会员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完成2名理事候选人推荐工作和单位会员信息登记备案工作。


07组织开展教务部教学研究分享活动





组织开展教务部2024年第8期教学研究分享活动,主题是《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与研究方法》,本月分享中教务部教师共同了解了教学研究论文的类型、选题与研究方法等知识;通过教研论文的实际案例分析,也让教师们学习到了撰写教研论文时应避免的问题和优化论文的重要经验。





教学运行


01 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专业选修课网上选课和体育俱乐部项目选报工作





根据学期教学运行工作安排,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专业选修课(限选课)网上选课和体育俱乐部项目选报工作。7月5日-7月10日开展专业选修课选课,教务部面向学生公布需上网选课年级专业以及选课学分要求,组织学生在网上完成选课,对因人数不足取消开班而被删除选课的学生进行补选提示,持续跟踪选课进度并实时为学生解决选课中遇到的问题,保障选课工作顺利完成。7月16日-7月18日开展体育俱乐部项目选报,教务部组织2023级本科和专科在校学生进行体育(三)选课,选课过程中对未完成选课学生进行提示,转达体育教学部对未能完成选课学生的相关安排,保证体育选课的顺利完成。


02 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校际交流项目工作





根据教育集团《高校学生校际交流工作方案(试行)》及我校与成都东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签署的学生交换学习协议,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校际交流项目工作。遴选课程匹配度高、适合学生交流学习的专业范围,通过院系宣讲、学生报名、学院选拔和教务部审核,选派13名学生到成都东软学院和广东东软学院参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交换学习。教务部和学院结合三校开课计划,确定交换生课程对应情况,明确学生在对方学校需修读的课程及返校后需补修的课程。


03启动2023-2024学年实践学期实习数据报送工作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国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辽教办〔2023〕18号)要求,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政策决策支撑,以教育数字化赋能大学生实习服务与管理,教务部开展了我校实习数据报送和加强实习管理工作,教务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实习数据报送和加强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实习数据报送的平台、报送方式等进行说明。同时,对各学院实习管理提出要求,加强专业上报数据的审核,加强院级教学监督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外派实习学生的过程管理和监控。


04 发布学分制选课管理、学生课程成绩及学分认定和课程重修管理办法





为了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进一步规范选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本月修订发布《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分制选课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满足学生国际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月修订发布《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课程成绩及学分认定办法》;为进一步规范课程重修管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本月修订发布《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课程重修管理办法》。


05 开展202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





为持续深化学校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开展202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明确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目标和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各专业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加强领导和组织,深入开展“五新”研究,准确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加强论证、评审,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要求践行TOPCARES方法学,落实“两个闭环”,做好一二级指标专业化描述,支撑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与二级指标支撑矩阵,确保TOPCARES培养指标体系真正落地。


0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推荐及公示工作





教务部根据学期教学运行工作安排,组织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教材推荐工作,发布《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教材推荐及选用原则、教材推荐流程及相关材料的提交。经课程组、系(部)、学院和学校审核,完成了468门课程345种教材推荐;学校对所有推荐教材进行了全校公示。目前已经完成公示并将教材征订单反馈给书商进行采购。


07 启动2024学年度实践教学成果展工作





为进一步凝练总结学校实践教学成果,彰显学校应用型办学特色,加强学校知行合一的创新实践育人文化氛围建设,促进专业实践体系更新迭代及实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以实践成果为导向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营造校园创新实践教育氛围,教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24学年度实践教学成果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布展和展示要求,各学院在9月初新生报到前完成布展,做好新生宣传教育。


08 发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和实践学期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名单





为严肃校风校纪,根据学校《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经与各院系确认,公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2023-2024学年第三学期期间,因部分课程累计缺课率达到或超过1/3取消学生相应课程终结性考核资格的名单。


09启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专家学业咨询导师遴选与安排工作





7月19日,教务部面向各学院发布了《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专家学业咨询导师遴选与安排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责任学院选拔专家导师的工作原则、时间安排和咨询内容规划等,相应的咨询工作会于下个学期初开展。


10 发放2023-2024学年实践学期教材





根据教学工作时间安排,发布《关于发放2023-2024学年实践学期学生教材的通知》,软件园校区和博川校区发放共计1470册学生用书和44本教师用书。


11 审核延期毕业学生申请补修课程





根据《关于做好延期毕业学生办理课程补修工作的通知》,对提交“延期毕业学生课程补修申请”的学生审核其补修课程,包括不及格的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以及为了提高绩点申请补修的必修课。审核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学分、欠修学分以及成绩情况,通过OA流程填写专业总学分以及需补修学分,共计审核232名学生910门课程。


12 组织开展2024年度教学管理能力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中基层干部领导力,提高干部队伍教学管理业务水平,7月25日上午,学校在软件园校区A5-210组织开展教学管理能力培训,各院系(部)负责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的副院长、副主任,教务部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系主任周慧、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系主任陈美娜、外国语学院系主任王姗姗分别结合系部实际工作情况分享经验,参训人员围绕分享人展示的案例展开了热烈探讨,大家集思广益,积极为日常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与挑战建言献策,共同寻求优化与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40730090109.jpg

图1  2024年度教学管理能力培训现场


13 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培训会议





为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7月25日下午,学校在软件园校区A5-210组织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培训会议,全校近百名教师参加。本次会议由教务部部长熊耀华主持,并邀请四位学院教师代表,从学校规划、AI赋能教学、AI课程开设三个维度详细解读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会上,学校教学运行副校长申华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并发表讲话,他鼓励全体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拥抱技术”、以“融合创新”的思维引领变革、以“赋能发展”的目标为工作导向,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微信图片_20240730090110.jpg

图2  教学运行副校长申华讲话




考核考试


01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成绩与分析异常分析





7月8日,学校发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成绩,并对成绩录入不规范及成绩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经查共有43条课程成绩存在“缺考”、“取消考试资格”等备注不规范情况,已反馈至相关学院进行更正修改,后续要求学院做好学生考勤记录工作,严格落实成绩复核、审核制度,持续规范成绩管理。

同月,教务部应用“综合成绩管理系统”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成绩异常情况,全校异常课程占比较上学年同期明显下降;7个学院成绩异常课程占比持下降趋势,整体成绩异常情况有较大改进。

0完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补考安排





7月18日,学校发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补考日程安排。本次补考首次启用“学校统筹排考,校院两级组织”模式,即院级专业课由学院负责试卷保管、收发以及组织考试,为监考教师、任课教师工作提供便利,优化考试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配合学校毕业生管理工作,本次补考提前做好毕业年级考试预案,有序推进毕业年级学生补考工作,保证考试公平公正。


03 建立监考、考务培训FAQ和试题库





为提升我校CET考试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教务部进一步梳理CET监考及考务人员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整理细化CET考试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形成CET工作FAQ指导手册。学校计划应用东软智慧教育平台考试模块,建立CET考试工作试题库,对监考、备用监考教师及巡考、考务人员按照岗位分工不同,进行考前业务知识考核。


04 总结专业闭环系统应用及发布绩效评价办法





截至7月,学校各专业已全面应用“专业能力达成评价系统” ,审查2023级学生2023-2024-1学期专业闭环达成情况,各专业2023-2024-2学期专业闭环数据也已持续更新完善。根据院系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增开34个专业负责人的管理员账号及7个相关副院长的院级管理员账号,推进落实院系两级专业能力达成评价工作;2024年,学校将从系统使用情况、专业闭环及整改情况、系统应用与持续改进三个方面,采取赋分、扣分、加分等多样化方式,评价专业团队专业闭环工作质量。


0制定研讨分学院集中印卷与院校协同印卷方案





为全面提升课程考核命题相关工作重要环节的规划性,优化试卷印刷工作流程,学校重点面向各学期 15-16 周结课考试课程的印卷工作,制定研讨分学院集中印卷与院校协同印卷方案。

学校将于秋季学期试行双校区分学院集中印卷,以博川校区为试点试行院校协同印卷,试卷印刷期间,学院选派印卷协同人员到复印中心协同印卷,并负责协调本学院印卷提醒与协调时间,核查校对和本学院试卷交接等工作,提升印卷工作的灵活度、高效性和保密性。校院两级将通力协作,通过事先提醒、事中监督、事后总结,有效落实试卷印刷改革措施。




学籍学位


01 完成2024届毕业生学历/学位注册工作





学历/学位证书电子注册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高校学历/学位电子注册工作是一项必须严格要求且规范管理的工作。教务部按照毕业生学历/学位注册工作有关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学历/学位信息注册工作,实现学历/学位注册信息100%准确,确保毕业生能及时在学信网上查询学历/学位注册信息。

2024年,我校完成普通高等教育学历注册信息备案6295人(其中本科及专升本5698人,专科597人);结业学生57人。我校完成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信息备案5684人。


02 组织完成2024年学生转专业报名及录取工作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我校《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以及《2024年转专业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规定,教务部于7月9日启动学生转专业报名工作,转专业工作方案查看、学生转专业意向问卷填写、学生转专业报名、学生报名资格判定、加分项审核、转专业录取、拟录取名单公示等环节均通过转专业管理系统实现,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转专业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因素,确保我校转专业工作全程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地维护每位学生转专业的权益和机会。学校现已完成转专业学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选课调整工作,后续将组织各院系完成转专业学生的课程学分认定工作。


0组织完成延期毕业学生课程补修手续办理工作





根据我校《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我校未达到最长学习期限(含休学、降级等)的普通高等教育延期毕业学生可以申请课程补修并缴纳规定费用,课程考核合格、取得规定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教务部组织学生于6月30日前完成课程补修申请,7月12日前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完成学生材料审核工作,7月17日前组织学生完成缴费,延期毕业学生课程补修手续通过OA系统一站式完成,省略学生线下办理手续的环节,确保课程补修手续办理工作高质高效顺利完成。



微信图片_20240730104533.jpg

END


20247月月报二维码.png

7月月报电子书  教务部



收藏本页